政策文件 2019-03-19 00:00:00
各县(市、区)科技和知识产权局,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科技经济发展局,市直有关单位:
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泉州市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实施意见的通知》(泉政办[2017]147号)精神,结合泉州科技工作实际,制定《泉州市“星创天地”创建实施方案》、《泉州市“星创天地”建设绩效考评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
1.泉州市“星创天地”创建实施方案
2.泉州市“星创天地”建设绩效考评管理办法
泉州市科学技术局
2017年11月23日
附件下载:
泉州市科技局关于印发《泉州市“星创天地”创建实施方案》的通知.doc
附件1
泉州市“星创天地”创建实施方案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科技部关于发布〈发展“星创天地”工作指引〉的通知》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闽政[2017]5号)等文件精神,为加快推动我市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打造适应于农业农村创新创业需求的众创空间,结合泉州实际,制定泉州市“星创天地”创建实施方案。
一、创建意义
“星创天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众创空间,是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效载体,是推动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抓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当地特色产业打造“星创天地”,对于进一步激发农村创新活力,优化创业环境,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高农业创新供给质量和产业竞争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建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立足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整合科技、人才、信息、金融等资源,面向科技特派员、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创新创业主体,集中打造融合科技示范、技术集成、成果转化、融资孵化、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为一体的“星创天地”,营造低成本、专业化、社会化、便捷化的农村科技创业服务环境,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农村科技创业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二)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培育“星创天地”40家,新建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50家、科技型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孵化农业创新创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500家,聚集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5000人。基本形成创业主体大众化、孵化对象多元化、创业服务专业化、组织体系网络化、建设运营市场化的农业农村众创体系。
三、创建内容
(一)集聚创业人才。以专业化、个性化服务吸引和集聚创新创业群体。鼓励科技特派员、大学生、返乡农民工、职业农民等各类创新创业人才,深入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技术人员及企业人员等发挥职业专长,到农村开展创业服务。
(二)成果示范推广。引导和支持“星创天地”科技创业者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培育新业态,鼓励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
(三)创业人才培训。利用“星创天地”人才、技术、网络、场地等条件,开展远程培训、授课培训、现场培训、田间指导和一线实训,举办创新创业沙龙、创业大讲堂、创业训练营等创业培训活动。
(四)创业培育孵化。为创新创业者提供创业设计、政策咨询、技术培训、企业注册、融资支持、财务管理辅导、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等服务,建立创业辅导制度,搭建交流服务平台。
(五)科技金融服务。探索农业农村创新创业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建立创新创业投资基金,降低融资成本。开展创业投资洽谈活动,搭建投资者与创业者的对接平台。
(六)创业政策集成。对接政府部门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协助政府相关部门落实知识产权、财政资金支持、普惠性税收政策、人才引进与扶持、科技创新券等政策措施,优化创业环境。
四、申报条件和申报流程
(一)申报条件
1.具有明确的实施主体。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具有一定运营管理和服务能力,运营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支持鼓励在贫困村镇、特色小镇、农业科技园区、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科技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建设一批星创天地。
2.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孵化基础。具备“互联网+”电商平台(线上平台)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线下平台)等软硬件条件,具有创新创业示范场地(种植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创业培训基地、创意创业空间、开放式办公场所、研发和检验测试、技术交易等公共服务平台),免费或低成本供创业者使用。其中可自主支配场地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少于200平方米以上,工位不少于10个;属租赁场地的,租期应在5年以上;公共办公(工位)与服务场地面积之和不低于总面积的90%,能为入驻企业、创业团队提供免费或低成本的会议室、洽谈室等公共办公场地及商务、文印、宽带网络等相关服务。
3.具有一定数量的创客聚集和创业企业入驻。入驻星创天地的创业企业或创业团队数量不少于5个,并已正式开展创业活动。
4.具有能满足创业者需求的由投资人、成功企业家、技术专家等组成的创业服务团队或创业导师队伍,为创业者提供创业辅导与培训。其中专(兼)职创业导师队伍不少于5人,专职管理人员不少于3名。
5.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建立企业(团队)的入驻评估、毕业与退出机制、日常服务等完善的运营管理制度。
(二)申报流程
1.“星创天地”建设申报单位按照申报条件进行自我评估后,填写泉州市“星创天地”建设申请表(附件1),并附上相关佐证材料(附件2),报送所在地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审核。
2.所在地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推荐,填报“星创天地”信息汇总表(附件3),连同申报材料一并报送市科技局。
3.市科技局相关科室对申报材料进行资格初审,组织相关专家或委托有关机构对初审合格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和实地考察,考察评审内容包括查验场地面积、创客数量和实际运行情况等。
4.市科技局根据专家评审意见和实地考察情况,经局长办公会研究、网上公示后,对符合认定条件的“星创天地”确认为泉州市“星创天地”建设试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协调
各县(市、区)科技主管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结合当地产业实际,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星创天地”。要结合科技特派员工作和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制定科技人员入驻、科技人员兴业、创客创新创业和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的激励政策和投融资措施,培育一批农业农村“星创天地”。
(二)强化政策扶持
1.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后补助。市级“星创天地”建设试点满一年,市科技局组织专家对试点单位开展考核评估。重点对“星创天地”服务能力、创客入驻、管理运营等情况开展评估,评估分为:优秀(A)、良好(B)、合格(C)、不合格(D)。根据《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的实施意见》中“对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中心、科技特派员信息服务平台、科技特派员创办的星创天地等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经绩效评估,按取得的成效给予20~25万元奖励”要求,对评估优秀(A) 的“星创天地”按取得成效给予25万元的项目后补助奖励,对评估良好(B)的“星创天地”按取得成效给予20万元的项目后补助奖励,对评估为合格(C)的“星创天地”不予补助,对评估不合格(D)的“星创天地”黄牌警告,给予一年整改期限,一年后评估仍不合格,予以摘牌。
2.“星创天地”纳入众创空间的政策支持。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众创空间发展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十条措施的通知》、《泉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精神,将“星创天地”纳入众创空间的政策支持范畴,享受众创空间相关优惠政策。
3.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力度。对进入市级“星创天地”建设试点单位,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级“星创天地”,享受国家、省级“星创天地”资金奖励。对进入“星创天地”开展创新创业的创客或机构,优先立项扶持,优先推荐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4.建立农业“星创天地”多元化的投入体系。鼓励银行、证券、保险及创业投资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星创天地”建设,以创业投资、风险补偿等形式,引导地方财政和社会资本支持农村创新创业,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创业融资机制。
(三)完善运行机制
1.鼓励差异化发展。支持各地先行先试,探索“星创天地”差异化的发展路径。鼓励国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等结合当地产业实际,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科技“星创天地”;指导支持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建设一批创业式扶贫“星创天地”;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围绕主营业务建设专业化“星创天地”;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围绕专业领域建设技术服务型“星创天地”。
2.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星创天地”实行创建、备案制度,对创建符合条件的,列入建设试点予以公布。已在科技部、省科技厅备案“星创天地”,直接列为市级“星创天地”。定期开展“星创天地”的监测评估,加强对“星创天地”建设内容、发展目标、运管管理等督查考核,重点抓好“星创天地”创业服务、创客入驻发展和创业者运营情况的考核管理。
(四)注重宣传培训
加强“星创天地”创新创业文化宣传,营造农业农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定期举办“星创天地”交流培训活动,总结提升各地“星创天地”的典型案例,形成模式经验。评选“星创天地”标杆单位,对有突出贡献的“星创天地”创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提高社会认知度;利用微信等移动互联社交平台搭建星创交流平台,宣传创业事迹、分享创业经验、展示创业项目、传播创业商机,营造创业、兴业、乐业的良好环境。